新年伊始,在人们还没来得及感受庚子鼠年带来的年味时,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国。随着各地确诊人数的增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了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任务。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政协教育界的全体委员积极响应余姚市政协发出的号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和人民群众战斗在一起。一、捐钱捐物,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医护人员的逆行,那么多志愿者的热心,深受感动和鼓舞。虽然能力有限,但还是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如:2月6号下午,黄耀委员在朋友圈得知余姚市人民医院因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缺少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息,立刻发动所有人脉资源,寻找在严格管控下的医疗稀缺物资资源,那时情况是外面的医疗物资已无法通过购买并运输进来。当晚了解到余姚有一家企业还有五台消毒灯的库存,虽已售出但还没有发货的情况下,立刻联系并恳请这位企业家能够根据人民医院担负诊治重任的紧急情况,能够转让。当时这位企业家也非常为难,怕失商业信用,但是考虑到黄老师以捐赠的方式想回购的时候,就给了他已购买单位的电话号码。黄老师再通过个人的关系与已购买的单位联系说明,成功回购到这五台紫外线消毒灯。第二天把安装好的消毒灯,送到人民医院,解了医院疫病防控的燃眉之急。后来他又了解到由于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还需要更多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当时余姚已经没有新的紫外线消毒灯购买渠道,考虑到学校平时也有消毒防疫要求,就立马跟余姚中学王胜战校长联系,在王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把学校所有的紫外线消毒灯管收集起来,送去人民医院最急需的科室。其他还有,如翁潇潇委员多次参与抗灾捐款捐物活动,累计捐款6000元。黄耀委员把两大桶共100斤消毒酒精,8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以及一些糕点和水果送到小区物业值勤点。章晓军委员参加镇、小区志愿者3次,向浙江战疫天使守护计划网上捐款300元。程载国委员通过四明西路新联会捐了100只口罩,送到了兰江卫生院。朱延芳委员参加物业志愿者服务2次。 二、研究“学生顶岗实习”,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进入2月中下旬后,随着疫情明显好转,大量企业复工复产,原有外地工人无法返岗,企业急需产业工人。作为余姚最大的职业院校,企业的所需就是学校的职责。在收到省人社厅、省教育局发出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后,鲁伟明委员马上召开校务紧急会议,并于2月20日晚第一时间通知学生自愿报名返岗参加顶岗实习,学校实训处及时和相关企业沟通,做好实习防护工作,班主任每天及时统计顶岗信息,及时了解每一个顶岗学生的状态。截至目前,学校共有近40人在大叶园林等17家企业参与“复工复产顶岗实习活动”,不断增长的实习生返岗数,极大的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用工荒,同时学生娴熟的技能、敏捷的操作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鲁委员表示:“下一步,学校还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再单独组建一支顶岗实习援助队伍,深入企业车间,服务地方经济。” 三、上好“空中”课堂,助力“停课不停学”工作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我市中小学响应省教育厅号召推迟开学。延迟开学后,学生们“宅家”怎么学习?为保障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全市学生在家学习需要,宁波市教育局、余姚市教育局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利用“甬上云校”、 “阳明云课堂”等平台推出了“停课不停学,在家一样学”的系列空中课堂。教育界政协委员都是名师骨干,甚至特级教师。他们中的陈伟、程载国、戚国棋、翁潇潇、陶琳、朱延芳等委员都积极参与录课任务。针对网络教学“学生不在现场”及“听课人数达几千几万”的特点,他们把学生“放在心中”,努力想象他们就在眼前,优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用恰当的语速语调努力达成学习目标,获得社会的好评。 四、履行本职工作,助力“大数据”采集工作 委员中有些是学校的领导,担任着疫情期间各级各类数据的采集工作。虽然细碎又漫长,但他们没有怨言,扎扎实实做好排查与统计,并及时、准确的上报上级。如胡素音委员、周迪儿委员、章晓军委员等。 其实,还有许多委员默默地付出着。他们中有的帮助小区撰写抗疫新闻稿;有的发动校内学生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共同战“疫”,致敬逆行者》线上活动;有的做好教育局各项通知的上传下达工作;有的带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通过短信及班级群消息认真教育引导学生及家长注意个人卫生与防护措施,提升防御能力;有的做好学生作业的线上讲评工作。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的年味很淡。街上车水马龙的场景不再、公园里老头老太晒太阳的景象不再、走街串巷拜大年的热闹不再,但这些并不代表佳节温馨不再、人间温情不再。口罩阻隔了病毒的传播,却阻断不了爱心的传递。虽然没有亲自到疫区参加战斗的能力,但我们不忘身为政协委员、身为教师的初心,尽心尽责,把自己融汇在了众志成城的抗疫人民力量中。 (教育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