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记事 > 委员风采
 
江丰电子姚力军:赚苹果的钱让 iPhone7 用上“中国芯”
发布日期:2018-08-24 访问次数: 字号:[ ]

芯片如同人体的大脑,遍布我们的手机、电脑、汽车 …… 不可或缺。

或许,你还停留在高端芯片都需要进口的印象中,但央视财经近日的一则报道,让人对 " 中国芯 " 大开眼界—— iPhone7 核心处理器 A10 芯片采用了浙江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是中国电子产品第一次应用在 16nmFinFeT+ 技术大规模集群。

换句话说,我们开始赚苹果的钱,从此前单纯的代工方,上升到核心配件供货商的地位。实现这一转变的,是江丰电子创始人姚力军。

■产品

打破日美垄断的 " 金属饼 "

手机中的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却密布上万米长的金属导线,这些导线比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还要细,这对金属材料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从央视财经报道的画面可以看到,江丰电子生产的类似饼状的金属材料,叫高纯度溅射靶材,它正是制造芯片上金属导线的关键材料,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四家公司掌握这种材料的制造工艺。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总开玩笑说自己是揉面做饼的人,只不过他做的这种 " 金属饼 ",最贵的要几万美金一个。

溅射靶材由纯度为 99.999% 的铜、铝、钽、钛等材料制成,芯片生产商利用先进设备将溅射靶材均匀地轰击到基片上,经过类似于光影定影技术,形成各种导电线路。正是由于 1 平方厘米的集成电路上配备有长度数以万米计的超细金属导线,才有我们今天体积愈来愈小、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智能电子产品。

由于远比一般金属 99.8% 的纯度高,只要指甲轻轻一划,溅射靶材就会有划痕,任何细微的瑕疵都会导致这块价值上万美元的靶材报废。

姚力军介绍,他们生产的高纯钛靶材,已经达到美国、日本的产品性能,完全满足了芯片制造所需要的纯度,打破了日美在这一战略金属材料领域的垄断。

■积累

世界 500 强里的顶尖专家

姚力军在芯片业的这种突破,要从他的大学时代说起。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还在哈尔滨读大学的姚力军就已经展现出了经商天赋。对计算机格外感兴趣的他,不仅创办了一所大型计算机培训机构,还整日往返于哈尔滨与中关村之间,当起了 " 倒爷 "。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可以安装 50 多台计算机,一年下来能有几十万元收入。开着私家车,手拿大哥大的姚力军出入校园,很是拉风。" 当时我们销售的产品几乎都来自日本和美国,我一直纳闷:这种芯片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出来 ?" 从此,姚力军有了一个无法抑制的念头——到国外亲眼看看,全世界最好的芯片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日本的高端制造业是如何运作和管理的。

1994 年,已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的姚力军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他放弃了国内收入丰厚的事业,赴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 读博那几年,每天凌晨两点半才能结束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为了解决一项技术难题,最长的一次,是周一上班周五才回家,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因为眼底充血,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粉红色的。"

取得广岛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姚力军进入全球 500 强霍尼韦尔公司工作。由于学识出众,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勤奋与毅力,短短几年,姚力军就从普通的研发工程师成长为这家跨国公司电子材料部门的日本生产基地总执行官。2003 年,姚力军出任该公司电子材料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成为世界新材料行业里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之一。

■难关

奔波三昼夜借钱发奖金

2004 年,在上海一次校友聚会中,姚力军遇到了同行潘杰。潘杰上世纪 70 年代进入哈工大金属材料专业学习,1987 年赴美留学,并留美工作。由于都是从事电子材料领域的研究,一谈起在国内尚处于空白的芯片溅射靶材项目,两人顿感遇到知己,谈得热火朝天。两天的头脑风暴后,他们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2005 年夏天,姚力军带着 40 个集装箱和 1 个散货船的设备,前往浙江余姚创业。他同时带来的还有多名海归博士、日本专家和 5 项半导体材料的核心技术。江丰电子创办伊始就被列入国家 863 引导项目,获得了科技部的 100 万元资金支持。余姚市还为这个项目配套了 500 万元。

当年底,江丰电子第一块靶材成功下线,结束了中国溅射靶材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空白。

400 万元,2000 万元,4000 万元——创办三年,江丰电子销售额以翻倍速度增长,一步步接近盈亏平衡点。

然而,2008 年 1 月,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江丰电子月销售额突然下跌到 8 万元,而公司每个月的研发、生产等费用支出却要数百万元。2 月 6 日就是除夕,公司却拿不出钱来给员工发工资和年终奖金。而此时,为了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保持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持续垄断,几家大型跨国公司都开始对江丰电子展开了收购案,一家日本公司甚至将收购合同都签字奉上。

只要姚力军在合同上签字,他完全可以直接开始悠闲富裕的退休生活。然而,姚力军选择四处借钱,最多的一次甚至找朋友借了 8000 多万元。

除夕前几天,姚力军经过三天三夜的奔波借到钱后,立刻召开全体中高层干部会议,共同讨论这笔钱的使用方法。会议上,每位员工都表示放弃年终奖。姚力军却坚持用借来的钱将员工们的工资和年终奖全部发放。

大年初五,假期还没有结束,员工就全部返回岗位,无人缺席。新年开工第一天,余姚市政府还出面帮他们担保了 300 万贷款。

■突破

iPhone 里的 " 中国芯 "

挺过危机,2009 年 8 月,江丰电子开始向中芯国际供货,产业化正式起步。

更大的机遇在 2011 年到来。日本大地震后,占世界市场最大份额的日企生产滞缓,全球供应商纷纷涌向江丰采购溅射靶材。但因缺乏流动资金,江丰没法扩大生产。关键时刻,又是余姚市政府为江丰增加了 4000 万元流动资金的贷款。

2014 年,姚力军和团队研发成功超高纯钛,结束了中国需要依赖进口超高纯钛才能生产溅射靶材的历史。今年,江丰还准备投产超高纯铝和铜。一条从原材料制备到集成电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正在越来越成熟,江丰简单出口原料或靶坯的被动局面将彻底改变。

如今,江丰 500 多人、平均年龄只有 28 岁的科研团队,已拥有授权专利发明 121 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 11 项。江丰的产品也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半导体制造企业,包括 IBM、东芝、台积电、NEC、日立、UMC、Hynix、SMIC、英飞凌等。iPhone6s 的核心芯片 A9 处理器和 iPhone7 的 A10 处理器就采用了江丰电子的产品来做部分芯片互连导线。奥迪、雷克萨斯、丰田等品牌的汽车车载芯片里也有江丰产品的 " 身影 "。

姚力军表示,目前江丰电子超纯钛产品每月产出只有 3-5 吨,还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求,面临巨大的产能压力。他预计,未来三年所需要的超高纯钛每年要达到 250-300 吨。为此,11 月 8 日,江丰电子和美国嘉柏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就半导体集成电路化学机械研磨用 ( CMP ) 抛光垫项目进行合作。此外,江丰还将迅速培养产能。

■激励

员工干满三年有股权

江丰电子四楼是靶材料成品车间,隔着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净化车间内穿着洁净服的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最后的清洁包装。一块块锃亮的靶材,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绚丽的金属光芒。" 我现在做的事情正是自己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 姚力军说,心烦的时候,他只要上楼来看看这些即将问世的靶材产品,心情立刻就会好起来,再度充满战斗的动力。

而并肩战斗的团队也是姚力军的力量之源。在姚力军的带动下,公司所有股东拿出 10% 的股权分给员工。如今,在江丰电子,不论是海归高管,还是生产一线的员工,只要在公司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满 3 年,即可获得股权。目前,公司里已经有 110 多位员工持有股权。

这让江丰电子对人才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他的团队里,英语、日语、韩语、汉语和余姚方言可以一起使用。公司门前悬挂的多国国旗,也正是对团队多元结构的最好解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栏目  
工作记事
领导讲话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八面来风